Skip to content

基础概念

基本概念

刚刚接触保研的读者,可能对于保研这件事本质上是什么都一知半解,只是依稀知道,保研需要比较高的成绩,但是更进一步应该如何去做,却无从下手。

简单理解保研,或者我们说得更加广义一些,也就是保研+直博,从去向来看,由两部分组成,也就是本校的预推免名额以及目标院校的 offer。当目标院校是本校的时候,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保研本校(保本);当目标院校是外校的时候,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保研外校(保外)。

换句话说,保研本校或者外校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而只是因为一般来说大多数学校对于本校学生均存在本校保护,即选择本校之后一定可以获得 offer,因此保研本校往往远比外校要简单。

从另一种角度来划分,如果关注保研学校的招生办的录取要求,保研可以分为保研弱com和保研强com。

弱com即保研学校的招生办对生源的要求较低,考察方式比较灵活,主要由老师/lab来完成学生的挑选;而强com则要求学生必须符合学校的招生标准,考察方式严格,一般由招生办先完成第一步的考评(如rank筛、机试筛选等)来先一步完成学生的初筛,再由老师做进一步的考察。

换句话说,强com和弱com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合格性,只不过决定学生是否有被录取资格的话语权是被招生办还是老师掌握的区别。对于弱com而言,学生的某方面专业素养可能更加被重视,和老师取得稳定的联系比较重要;对于强com而言,招生办可能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基础,这些因素会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准备策略。

是否应该保研

选择保研,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出于为了达到什么目标,才选择保研。

常见的目的有:

  1. 提升学历
  2. 积累科学素养
  3. 希望能换一个专业(子专业)继续研究
  4. 热爱研究并且缺少老师指导
  5. 不想太早进企业/不想进工业界 等等,这些目标是一个多选题,不同的目的选择组合对应不同的导师选择:如单纯为了提升学历,最后的目标还是开发岗就业,那么可能更加倾向于选择一个高title的🐏导/比较好取得毕业资格的学校。

施工中(TODO)

  • 保研的基础概念
  • 保研资格
  • 保研本校/外校
  • 我是否应该保研
  • 我是否有资格保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