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二三事
TODO:什么是科研如何看待;Phd;如何找课题组;如何打基础;发论文的流程;科研的技巧;科研的常见思路;Taste 以及取舍;推荐的教程;
参考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5070041/answer/3608548975
计算机科研
首先需要把“进实验室”和“做科研”两个概念区分开来。绝大部分人本科阶段进实验室是在进行“科研实习”,这和自己主导的科研可以说毫不相干。
科研实习的内容
- 基础知识学习。 没错,你的同学进实验室实习一样要先打基础,只不过他们学习的基础知识和你相比很可能更“专”,更符合这个实验室研究方向的具体需求。 实验室一般会根据需求为实习生选定教材或lab,有针对性地让他们掌握日后需要的基础知识。
- ****参与科研项目。**基础打牢后,实习生会被安排参与到某位老师或资深博士的项目中,在实践中对“科研是什么”形成一个大概的概念。这个阶段在我看来也算不上“做科研”,
因为这个项目从立项到规划设计再到论文都是不需要尚未形成科研能力的实习生参与的,实习生一般只会参与工程部分。
提前进行科研实习的同学学到的基础知识不会像题主这样全面,但却足以让ta参与某个领域的科研工作。如果后续要读学硕或者直博,在实验室呆过两年的ta 很可能会拥有远超题主的科研经验积累,让ta可以无缝过渡到由自己主导科研的模式。因此,对于毕业后目标是学术研究的同学而言,尽早进入一个优秀的实验室实习是一种更优的策略。
对于“把整个本科用来打好专业基础”的做法是完全无法苟同的,说两点自己的见解,仅供参考:
- “打好专业基础”是个虚无缥缈,无法量化的概念。CS领域博大精深,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花十年在打基础上。不如反思一下打基础的目的是什么?你所学习的基础知识是否是你的目标所必需的?没有明确的目标,为了打基础而打基础只是高级的浪费时间罢了。
- 抱持着“整个本科都要打基础”的观念就是在主动扼杀自己其他的可能性,这会降低自身的工作效率。“反正本科期间是要打基础,是不是我只要专心学习,别的啥也不用管了?”个人认为这是思维上的偷懒、做题家的思路、缺乏对自身规划的表现。
最后作为CS科研人给题主一点建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靠几本教材就把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领域“吃透学精”是绝无可能的事。不要用学文科或数学的思路来学习一门工程科学。如果题主真的想打好基础,做lab比啃大部头更重要。